马龙野生菌
作者:马龙信息员
来源:
点击数:2868
发布时间:2018-08-08
摘要:正是一年菌子方兴时,拾菌吃菌就到马龙来!
在曲靖,说到吃不能不提马龙县的野生菌。“冬吃附子,夏吃菌”,马龙野生菌可谓闻名遐迩。
在初夏至深秋,马龙不少地方均能拾到野生菌。农历六月中下旬后,如果雨水充沛,就可以拾到不少野生菌。应季的野生菌,生产力超强。今天拾过,明天又能拾到,犹如雨后春笋般绵延不绝。茂林生菌,有的地方,野生菌俯拾皆是。
清代《马龙州志》中记载,马龙野生菌有:“鸡葼、青头菌、香蕈、木耳、牛肝菌、大把菌、松毛菌、冻菌、荞面菌、黄罗伞菌、鸡油菌”。马龙产正宗鸡葼的地方不多,而叫做土鸡葼的在各乡镇均有。“鸡葼,《旧志》云‘鸡以形言,葼者飞而敛足之貌’,说本杨慎。或作蚁葼,以其产处下皆蚁穴。《通雅》又作鸡堫,以六七月大雨后生沙土中或松间林下。鲜者香味甚美。土人咸而脯之,经年可食。若熬液为油,以代酱豉,其味尤美。”大把菌有黄大把菌、白大把菌、黑大把菌三种。荞面菌有黄荞面菌、白荞面菌之分。黄罗伞菌与黄癞头或黄裂头不同。还有很多可以食用的野生菌未载入州志中,如皮条菌、奶浆菌、老人头菌、铜绿菌、金瓜菌、嗑松菌、松茸、干巴菌、竹荪、刷帚菌、喇叭菌、葱菌、见手青等。年代稍远的竹林地里有竹荪,看上去像蛇蜕。刷帚菌也叫“刷把菌”或“珊瑚菌”,有白、红、黄、紫等不同颜色,它们形如珊瑚,十分漂亮,只是味道不如青头菌等。喇叭菌就像一把唢呐,常常是一朵挨一朵的,是家族式地存在着。葱菌据说与葱同炒有毒。见手青好吃,但是加工不适当吃了会中毒。
夏秋时节,上山拾菌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在林间穿梭,忽而发现一朵青头菌,忽而口啖一颗野生杨梅,有时可以放松得与物俱化、与景交融;忽而与同伴肆意说笑,同享拾菌的快乐,忽而肆意地唱几句,放浪形骸之际五音不全也没有人在意;忽而被蜘蛛网罩面,猝不及防,以致灰头土脸,忽而林中飞起一只野鸡或草丛中冲出一只野兔什么的,人鸟互惊两无妨,走狗逐兔终无获。在拾菌中消磨时光,权当“微旅游”了一次或健足了一把。
野生菌是新世纪的健康食品,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味美而营养丰富,兼具诸多食疗功效,男女老少皆宜。大快朵颐之后,你不用担心发福,吃了还想吃,百吃不厌。
正是一年菌子方兴时,拾菌吃菌就到马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