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互联网+”精准识别老人需求,优化养老资源区域配置
作者:富源信息员
来源:光明网
点击数:1045
发布时间:2019-12-18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高龄、独居、失能、失智等现象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成为当前“互联网+”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
日前,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的意见》指出,针对城乡、区域间优质社会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将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加快社会服务在线对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扩大线下服务半径。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陶雄强说,当前养老服务产业不断发展,在全国多个城市的试点实践中,将信息通信技术和医疗、健康、养老等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形成养老机构和日间照料中心协同发展,逐渐成为新的探索。
比如,北京首个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怡亲安安”的上线运营,天津虹桥街道办事处建设“微实事”工作室,青海省达日县的“互联网+健康”项目等,不仅实现了老人康养服务的精准化、定制化、智能化,还进行了精准帮扶定制服务,改善了高原地区地域疾病监测和治疗的状况。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周清玉说,在助老服务项目上,通过与北京普天大健康专业团队合作,依托老干部活动站,提供助餐、助医、助洁等无偿和低偿服务,满足了老人个性化、多样化、人性化需求,不仅弥补了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离退休干部职工居家、社区养老资源供给不足问题,还实现了老干部职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乐。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服务的‘精准化’成为必然趋势。”北京普天大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伯轩说,在“开馨助老”服务平台上,囊括点餐、管家、慢病管理、睡眠安全、活动咨询等版块,可以实现提前订餐、预定生活服务、管理健康档案、指导生活习惯、夜间睡眠质量监护、离床报警、发布服务资讯等多项功能。
另外,在线下通过与专业的医疗、康养等机构合作,建立定期服务团队,按时上门为老人提供健康检查、照料护理等服务。同时,线上监管平台实现了老人服务每一环节留痕,后台实时数据可查,结合网络视频监控联动功能,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还保证了服务质量。
他还提到,今后还需要基于精准化识别结果,对于老年人需求进行分类,提供针对性养老服务支持。通过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整合资源减小养老服务成本,提高养老资源利用率,为精准化养老服务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