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养老与医疗的这些事儿,励建安教授为你深度解读~

作者:罗平区信息员

来源:新闻网

点击数:1355

发布时间:2020-09-10

摘要:你知道吗?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以家庭养老为代表的传统养老模式在解决养老需求方面逐渐暴露出不足,亟待更加完善的养老体系和可持续性的养老服务。如何进一步优化配置养老资源,为全社会缓解养老压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落地?让我们看一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专题报道。

你知道吗?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以家庭养老为代表的传统养老模式在解决养老需求方面逐渐暴露出不足,亟待更加完善的养老体系和可持续性的养老服务。如何进一步优化配置养老资源,为全社会缓解养老压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落地?让我们看一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专题报道。

央视新闻专题节目

83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周刊”栏目播出了本周视点《养老别“缺医”》专题。

系列介绍了医疗-养老服务模式相关内容,

节目还采访了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江苏省人民医院(南医大一附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励建安教授

医疗和养老怎样结合,今后应该怎样发展,我们在探索实践和启迪是什么?

励建安教授表示,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龄化正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养老服务机构和医疗机构衔接不够紧密,医院不适合养老,养老院不方便就医的问题比较突出,养老不仅仅是给老年人一张床,而是要给老年人一个家。为了有效应对老龄化,十三五期间,国家将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到202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将达70%。“医疗是为健康服务的,而不只是为治病服务的,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医务人员指导老年人群积极主动运动康复锻炼,让这些人不发病或者少发病,这才是我们健康中国的基本要求。”励建安表示。

我理解健康中国战略的一大关键点就是观念改变, 从过去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这种转变就意味着预防为主,而且全社会都要参与,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发生的改变是方方面面的,例如,是否可以缩短带病生存时间?如何提高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社会又该提供哪些新的可选择的尝试?

随着50后、60后这一批人到80岁的时候,他在家里几乎没有办法完成养老。因为居家条件下,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是相对较差的,虽然目前有一些地区在试点“网约护士”等,但如果在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时候,这个时候单纯依靠网约护士或者是社区方式来支持是困难的,所以居家养老的未来要发生重大的结构性变化,所以这个时候的机构养老是必然发展趋向。未来如何打造养老和医疗融合在一起的结合体,既能够给老人提供适当的医疗服务,又能够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怎样的环境是合适的?励建安教授表示,家庭式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机构式的医疗和护理服务、连续性的医养融合服务体系,或者叫做居家式机构养老,在多年的临床诊疗和具体实践探索中,他认为这种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延缓衰老的进程,提高生命的质量。

这一点,在江苏省人民医院钟山康复分院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江苏钟山老年康复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钟山康复分院)是由投资方和省人民医院合作运营的非营利性康复专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派出技术和管理骨干,管理运行以省人民医院模式为基础,体现新理念,增加活力。在钟山学院打造的“五位一体”老年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园区项目,已经在“医养结合”方面先行一步,在养老、康复医疗、护理、服务人员培养形成体系,提供便捷和可及的服务。尤其是和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合作,把养老服务的“医”、“养”和人才培养构建成一个紧密联合体,康复医院提供了专科和高水平的康复医疗服务,是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

曲靖市老龄工作信息网 普天大健康官方网站

滇ICP备17004244号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212号
COPYRIGHT © 2016-2020 曲靖养老网 - POWERED BY 北京普天大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