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朝阳李淑清:扫公厕 探病人 79岁仍当志愿者
作者:文章审核员
来源: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
点击数:432
发布时间:2021-02-26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在辽宁省朝阳市,有一位79岁高龄的老人,做了一辈子的好事。
作为辽宁省朝阳市俏夕阳爱心志愿服务队发起人,尽管已近80岁高龄,李淑清老人的精神非常好,从她的身上,让人感受到“志愿服务让人充实,保持微笑让人年轻”。
“我就是这样的个性,从小带来的!心里有顺带着就做出来,完全是出自一颗做人的良心和作为一名公民的道德感!”在回答为什么能够长年坚持善言善举,李淑清老人淡淡地说。
79岁的李淑清活得满足而充实
重病痊愈 她学会报答和感恩
李淑清19岁时母亲不幸病逝,家里最小的她受到巨大打击,一场重病瘦到皮包骨,命悬一线,几近崩溃,致使本来能考上高中的她不得不退学养病。在家人、左邻右舍的关爱下,她终于战胜病魔艰难长大。
死里逃生重获第二次生命,坎坷的成长经历让她学会了报答和感恩,用自己羸弱的身躯创造着人生奇迹。随时随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见到别人遇到困难时,她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解决他人的燃眉之急。
李淑清说,她所做的这些事起初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也曾遭到外人的不解和奚落,还有家人的反对,因她爱管“闲事”,有人说她“傻”“净干没用的”。
但她就是凭着自己的倔脾气,长年坚持着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随着她所做的事情日渐得到社会的认可,家人也开始支持她的行为,她说:“今后我还将继续为社会的文明建设添砖加瓦不遗余力。”
善从我起 她主动清扫居民楼楼道
李淑清年轻时曾在一个涂料厂工作,主要负责材料管理,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但出入库井井有条,还认真钻研色料调配技术,义务帮助客户调配涂料颜色,以致后来成了“调色专家”。同时,她还在生活和工作上力所能及地帮助同事们,得到了领导、同事和用户的一致好评。她先后在不同的岗位工作,但热心助人的秉性一直未变。
李淑清无论在哪里、哪个岗位都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把帮助他人当成人生的常态。
即使赋闲在家依然不改初衷。她坚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长年坚持打扫公共场所、厕所和掏厕粪。住家属院时,有两位孤寡老人,她像对待父母一样时常关心照顾,买菜做饭,送药就医,一直到老人去世。
2003年,李淑清搬入楼房,乔迁不久就遇到了烦心事儿。她回忆道:“当年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居民楼内的住户在楼道里乱堆乱放,楼道卫生脏乱差,楼梯间的灯也不亮,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但在新家生活过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单元楼内多为流动人口居住,邻里之间相对陌生,老人说当时感觉到邻里间人际关系的冷淡,邻居之间见面也很少有主动打招呼的,缺少的是那股亲人般的热乎劲儿。
李淑清主动承担起清扫楼道和清理占地废物的工作。当得知邻居夫妻二人行动不便时,她便主动上门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在生活上提供帮助;楼上邻居比李淑清还小七八岁,但身体不好,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上楼去看望,担心她犯病时无人在身边,和她聊天,帮着做些家务。
附近的居民在李淑清的带动和感染下,自觉改掉一些生活陋习,自发爱护楼道环境卫生,自家生活垃圾能够及时清理,邻里之间见面也都嘘寒问暖,有时还能聚在一起玩扑克、下象棋、结伴参加广场秧歌,谁家有困难也都能互相帮助,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和谐友爱。
“学雷锋、做好事”是她生活的一部分,从早到晚,人们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替邻居锁上没锁好的门,领着居民清洁打扫楼道,热心为不识路的群众指路带路,带独居老人到医院去看病,常到行动不便老人家中问候谈心……
胸怀大爱 79岁还在做志愿者
李淑清深知弱势群体的艰难,一直以来她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关心、去救助。2015年9月,因她的系列事迹感动了众多人,辽宁省朝阳市文明办特命名“朝阳市俏夕阳爱心志愿服务队”,由李淑清任队长。众多爱心人士加入到这个志愿者服务队中,为困难学生捐款捐物,看望养老院的孤寡老人,学习传统文化,为公交车做暖垫2000余个。
2017年,李淑清因车祸换金属股骨头住院时,尽管自己也被病痛折磨,但病友向她诉说苦恼,她仍耐心开导,使病友鼓起战胜疾病、乐观生活的勇气。
李淑清是一位平凡的老人,没有令人刮目相看的特殊才能,只是用一颗博大的爱心,温暖了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服务他人。李淑清从没想过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但每天却过得充实而满足。